top of page

 過往的展覽

柳清松藝術家
"八十油畫個展"

02/25/2016 - 03/30/2016

柳清松先生略傳

    柳清松先生出生於民國26年,自幼出身寒門。對繪畫獨具深厚之情感與
熱愛,以自學方式學畫;用樹枝、磚瓦替代畫筆。12歲開始即以精湛之技藝,為布花廠老闆設計布花,賺取工資維持生計。民國六十年清松先生感謝政府近些年來大幅改善台灣人民的生活,特別將一幅歷經半年完成之「百駿圖」敬呈總統蔣公作為壽禮,獲得蔣公賞識進而保送國立藝術學院就讀,特得當代名畫家李梅樹、楊三郎、李石樵、張萬傳、呂基正、洪瑞麟、梁丹丰等名師指導。畢業後獲得特別賞識至國外深造。

    學成回國,乃向當時繼任的蔣總統經國報告習作經過,因受國家栽培,決定貢獻所學,教導殘障者作畫,使他們謀得一技之長。當時深深的感動了蔣總統經國先生。清松先生對歷史宗教文化特別重視,希望藉以藝術美學來傳承歷史宗教文化的內涵。清松先生教導口足殘障者繪畫技巧,愛心善行遍及全國,尤其對誤入歧途的無知少年,誓願觀護,淨其心靈,促悔改從善,曉以人生正確方向,清松先生不計名利,全心致力於殘障教學長達28年,博得「愛心畫家」及「真愛大師」之美名。

 

高國堂藝術家
"看見東方"

09/262/2015 - 12/26/2015

高國堂藝術家的介紹

高藝術家1961年生,台灣桃園市人,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,從事藝術教育工作,畢生鑽研書法及油畫合併於中西藝術。
為極少曝光且具強大爆發力,結合中國書法及西畫精髓的...藝術家。

高藝術家近數十年來,專注在書法,也是最擅長,可以說對中國書法,情有獨鍾。高藝術家在數十年裡游藝於書法,從中體驗了書法線性之美及線性藝術強大張力。

在現在的創作中,以書法中的黑色為主要色系,可見黑色在傳統中國書法中,佔很重要元素,墨字去土,即是黑,黑色的中國書法字體飛白流暢,代表美的極至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高藝術家由於書法造詣深厚,近年受桃園國際機場(桃園航空城願景館) 邀請,書寫其銜名,佇立於桃園國際機場國家大門,為每天進出賓客,寫下國家大門清晰的識別。          

高藝術家這數十年期間,也嘗試各種不同元素的創作,希望透過新的創意,結合中國書法,呈現不一樣的藝術,這些創新包括:石刻、磚刻、木板刻、篆刻、瓦片刻、拉胚等等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高藝術家這次的展出,乃將書法之美融入於油畫中,跳脫傳統書法之窠臼,將書法之〝寫意〞〝律動〞〝奔放〞等元素帶入畫面裡,將東西繪畫重要元素共融入於作品中,是作者從事此系列創作之發想。

其中更以西方彩色畫法的概念,加上中國傳統書法,以小觀大,將書法運筆中之微小筆觸視覺極大化,。來呈現東西畫藝術的結合,也就是傳統書法蒼勁揮灑的精髓,結合西方油畫的抽象、視覺、感觀等元素,一次性解決了中西畫不能合璧的矛盾與衝突,其畫面裡不見具象書法之字體結構,卻能一窺書法寫意之美,以及抽象畫面的構成,是一次中西畫結合的大突破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高藝術家的潛力與價值在那裡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高藝術家受過完整的美術學院訓練,具有渾厚的藝術美學基礎,加上個人對藝術創作的天賦,及數十年不間斷的努力與時間焠練,其發想與實踐,造就了這次中西畫結合的大突破。

這個突破不僅看到東方書法藝術抽象化,更看到西方彩色畫面,披上東方神韻的俊秀,這種融合式的創作發想,可以開啟高藝家,未來在中西合璧的藝術領域中,再登高峰,為新的藝術呈現,注入可貴的新創意與畫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高藝術家正值盛年,不論藝術美學涵養,書畫手法技巧,創作理念發想,各類材質元素運用,都到一個新境界,可預見的未來,高藝術家的作品,一定為喜好
藝術品朋友所追逐與珍藏。
 

 

謝在棋藝術家:
"深 度"油彩作品展

05/02/2015 - 09/12/2015

謝在棋藝術家出生於1962年,童年成長於桃園縣新屋鄉,自小受到叔叔 謝孝德藝術家的薰陶,耳濡目染之下,時常運用農村俯拾即是的碎磚碎瓦當畫筆,在偌大的曬穀場上即興作畫,體會藝術創作的樂趣。

在棋藝術家就讀武陵高中的時期,就曾經受到 沈秀成老師的栽培與啟蒙,進入文化大學美術系就讀。

退伍後任職於桃園文化中心,承辦展覽業務之餘,更積極投入創作。

1989年榮獲文化建設委員會遴選,應中日交流協會邀請,赴日參訪各大美術館,考察美術行政,目睹名畫真跡的深刻感動也成為謝在棋藝術家持續創作的動力。
 
繪畫對於謝在棋藝術家而言,是自我發掘的過程,亦是對於自身生命歷程的淬鍊。將生活中的浮光掠影和創作當下的心情體悟,交織演繹為一篇篇「心靈圖像」,以繪畫作為載體,在偶然的彩筆痕跡與顏料滴灑之中,揮灑生命的宣言。

謝在棋藝術家認為藝術家並非記錄者、模仿者,而是觀察者和感受者,以浪漫的情懷和敏銳的視覺,打破傳統具象描繪觀念,自由、大膽的表現潛意識和內心

世界,建立虛實交錯的審美空間,使畫面不僅有具體的意象型態,同時也呈現出深邃的精神指向。
 
回顧其創作歷程,謝在棋藝術家以油畫和壓克力為媒材,不斷嘗試新的技法,探索新的創作可能。

自求學階段至2004年,以「照相寫實」為創作主軸,描繪靜物、人物、風景等題材;2005年至2008年間則專研斑駁肌理,創作了表現時間烙痕的《歲月有情》系列;

2009年至2012年間以抒情抽象的方式創作了《相由心生》系列;

2013年至今則以簡約單純的表現形式、粗獷厚重的色彩鋪陳、飽和純粹的色調運用,創造出若隱若現、意猶未盡的視覺感受。畫面不以唯美為訴求,選擇以較

模糊、不確定的形色,詮釋精神上的經驗,表達深沉的記憶與想像,藉由瀟灑流暢的筆法,呈現出豐富的想像力。
 
謝在棋藝術家將自我的生活經驗與想像世界,以彩筆呈現於作品之中,從寫生的形象模擬,推展到抽象的畫境。

2015年在國家美術館的「抒情意象-2015謝在棋藝術家個展」展出謝藝術家自2013年至目前共32件作品,以壓克力顏料堆疊潑灑,展現厚實的筆觸與豐富的色彩,期待激發觀賞者的聯想與共鳴,一同探索、感受藝術家浩瀚神秘的精神空間。

謝謝您光臨本網站!

台北一石美術館誠摯的歡迎您,

到場蒞臨之前,請您先與我們連絡:

陳先生 0937_543_375

台北一石藝術美術館 Art@Taipei101 Gallery

臺灣 台北市內湖區行善路281巷32號1樓, 電話:0937_543375

  • Facebook Clean
  • Twitter Clean
bottom of page